图片来自《西虹市首富》电影截图
问:怎么判断某个事件是不是热点?
答:看孙宇晨有没有来蹭。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凡有热点处,即能见孙影。专栏作家半佛仙人就说,孙宇晨在追热点这件事情上,堪称行为艺术大师,“在我眼中,但凡没有孙老师参与的热点,其实都是伪热点。只有孙老师亲自发微博插进来,这个热点事件才算圆满。”
此言不虚。
这两天,作为“互联网热点移动基站”的孙宇晨,又蹿上热搜了。对向来戏多话题足的孙宇晨来说,上个热门刷个屏,原本不过是常规操作。但跟免费赚吆喝的惯常做法不一样的是,这次他不只是蹭蹭,而是真·撒钱了;以往他是拿着100万的“祖传支票”在微博上四处蹭热点,这次不但把自己变成了热点,还成功地带动了一波“黑转粉”。
事情原委是,某大厂对绝症员工暴力裁员事件发生后,大V@Fenng(冯大辉)在微博上发出疑问,大意是纳闷孙宇晨居然还没蹦出来就此发声。话音刚落,孙宇晨如期出现——11月25日20时许,他宣布“承包”了该员工的后续医疗费用。
图片来自孙宇晨微博
眼看着孙宇晨这样“乐善好施”,哪里有跟热点沾边的落难人物哪里就有他,百万粉丝大V“性感玉米”开始调侃式地“在线乞讨”,称自己想给粉丝兑奖却无钱兑现,希望他伸出援手。斯是调侃,结果没多久后,孙宇晨真的转了5万元“兑奖经费”。
5万元,虽然只是咪蒙实习生1个月的月薪,可对多数人而言,这绝非小数目。哭个穷秀下惨再说下梦想,就能被孙宇晨送温暖,这可不就是“躺赚”吗?
戏剧性有了,话题性就不缺了,之后的情节则朝着“狂欢”的路子推演:有大V闻言如法炮制,也po出了自己的“梦想”,结果孙宇晨大手一挥也打了5万元。于是网友炸了,一哄而上,一堆大V和素人开始在线许愿,编出各种段子式梦想,如“跟男友分手想疗伤”“吹牛逼却没钱兑现”等,疯狂@孙宇晨,一场堪比《××梦想秀》现场的诉衷肠比赛拉开序幕。会讲故事的讲故事,不会讲的直接叫“爸爸”或喊“打钱”。而孙宇晨也化身“圆梦大使”,给十几人在线打了钱,美其名曰“梦想基金”。
接下来的剧情不难猜:凭着在线派钱的“壕”气举动,孙宇晨喜提热搜。
更厉害的是,他凭借此举,成功地将之前“360°刷存在感”败掉的形象分挽回不少。此前许多骂他蹭热度无下限、割韭菜没底线,动辄炒作“突然结石孙宇晨”的人,现在也编起未遂梦想、排队等待翻牌、指望沾上“孙氏雨露”。“真香定律”也因此得到了大面积应验。
孙宇晨转账后晒图 图片来自微博
一场低成本的注意力收割
不得不说,孙宇晨式“慈善”来得够简单粗暴:没有二话,说转就转,整个一副“尔要打(钱)便打”的气势,打的还是5万。人“集五福”“摇一摇”派红包,也只是人手几块钱图个乐呵,孙宇晨却一转就是5万,实在是“土豪本豪”。也正因他“支持他人梦想”支持得这么直接,许多人对他刮目相看:原来他不是只打嘴炮,原来他会来真的。
而孙宇晨也能凭这起风波,给自己丰富而光鲜的头衔矩阵——“币圈二代目,硬核币圈操盘手,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国内TOP2高校学士、藤校硕士;90后湖畔大学第一人,首个爽约巴菲特午餐的拍卖者,‘90后创业领袖’和福布斯常客;某移动社交应用CEO,波场TRON创始人,加密资产先驱等”,再添上一个Title:现实版圣诞老人。
2019年赚快钱的新方式——发微博附二维码@孙宇晨,再静待“叮,钱包到账5万元”的提醒,是不是让你直呼“活久见”?
乍看起来,孙宇晨是被很多人玩了:不做基本背调不核实真假,就直接在线打钱,这也太容易被忽悠了。事实上,在线打钱这种事,别说一般人,估计就是自称对钱不感兴趣的杰克马都做不出来。“家里有矿”就好千金一掷这一口,也不是这么个掷法,毕竟“众讨”可比“众筹”门槛低多了。
可身为“韭菜园社区卡丽熙,白皮书复印机,梭哈主义包装厂厂长”的孙宇晨,真有这么傻?他这样“雪中送炭上瘾”,真的就是“有钱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果真如此,那孙宇晨就不是孙宇晨了。别忘了,孙宇晨可是曾经发币一日、套现20个亿的人精。
事实也证明,不是孙宇晨被很多人玩了,而是公众被孙宇晨玩了。
据AI财经社报道,截至26日下午,孙宇晨转发并声称打款的微博用户约有十几人,粉丝数均超过5万,最高达471万。声称接受打款者,均有微博认证,身份包括微博故事红人、微博签约自媒体、币圈博主等,其中不乏所在圈层的意见领袖,且多与孙宇晨在微博上相互关注。
谈笑皆大V,往来无白丁。看到这里,你大概会懂:这未必是什么“乐于助人”,而是又一波营销,又一次不赔钱的买卖。你说“我也想被打钱”?不好意思,你是谁。
有人做了统计,孙宇晨这次花了21万元,结果在500万粉丝面前曝光,这还不包括那些将这当瓜吃主动传播的素人。用几十万元实现了千万级别投放才能达到的传播效果,用这么低的成本完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注意力收割,就问你服不服?
精准拿捏传播点,用在线发钱的噱头人为制造出“风口”,将网友带进“狂欢漩涡”,进而带动“自来水”式传播,一次性赚够眼球,对此我只能说:高,实在是高。这波秀出天际的操作,简直漂亮得不像炒作派。
我原本以为“为人不识孙宇晨,深耕币圈也白混”,现在看来,我还是太嫩了:孙宇晨想成为的哪只是币圈网红,他是想出圈。在我看来,很多新媒体运营和PR都得庆幸,幸亏孙宇晨没去涉足这行,不然自己可能连饭碗都端不稳——人家分分钟以身说法,来个“你的同龄人不只是抛弃你,借势蹭热点、造势营销的能力还秒杀你”。
孙宇晨打款大V名单 图片来自微博
“孙迟但到”背后是“孙或最赢”
孙宇晨善于炒作,这已经是网络共识了。迄今为止,被他用“祖传100万”蹭上的名人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王思聪、罗永浩、戴威、郎咸平、赵宇。蹭法“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都是见人有难,第一时间跳出来,自称帮人还款。乍看是古道热肠,再看是孙氏套路,细看这是空手套流量:你可能不接受我的捐助,但我“两肋插刀(消费你)”的POSE必须得摆。
很多人因此拿“我的意中人……有一天他会踩着七彩祥云拿着100万来接济我”的梗调侃他,还有人戏谑地说“孙宇晨,贾跃亭喊你帮忙还债”。
能通过蹭热点把自己蹭成IP,也是够狠的。周星驰电影《破坏之王》里,断水流大师兄有句经典台词被网友们奉为最装叉语录:“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就炒作而言,孙宇晨也有说这话的底气:对他来说,一切皆可蹭,能蹭的要蹭上,不能蹭的创造条件加加戏也要蹭上——比如他跟马佳佳的众筹婚礼,比如他拍下巴菲特午餐。以至于有人问道:为什么热点里永远少不了孙宇晨?
在网上,有人为他造了个新词:“孙迟但到”,意思就是:孙宇晨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炒作这事,向来败人品。孙宇晨不会不知道这点,也遭遇过翻车时刻,但他是越炒越起劲——即便是今年6月,爽约巴菲特午餐事件一度让他遭媒体起底“涉嫌非法集资、涉黄涉赌”,还被曝出进入边控名单,互联网金融办公室也建议警方对其立案调查,之后孙宇晨发了很长的道歉信,表示为自己过度营销、热衷炒作的行为深感愧疚。
明明自称创业者,却成了创业戏的资深演员,热衷炒作,常把舆论场当“演员请就位”的现场,孙宇晨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答案很简单:他需要靠舆论热度吸引资金拉盘,需要靠营造成功大师的形象诱人接盘(入坑),增加流动性溢价,进而炒高自己的币值。“社会能见度”也是资本,他的炒作本身也是资本积累。也就是说,炒作不只是助推器,更是其生钱模式的根基,是其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孙宇晨自己对此看得很清楚。他曾说过:“我们这种初创公司,说白了还是太low嘛。只能靠老板狂出台,狂做PR,才能吸引投资者注意,不然我们靠什么跟大公司们拼?3个月没动静,就被干死了。”
所以从波场创立开始,到收购BitTorrent,他都沿袭了花式蹭热点的做派。就连推特上被以太坊创始人V神怒怼抄袭,他都不以被打脸为耻,反而愈挫愈勇,毕竟对他来说,有关注度就是好事。
到头来,“孙迟但到”背后却是“孙或最赢”:孙宇晨或许成了最大赢家。也正因其卖劲营销,波场币在今年下半年走出了颓势。据媒体统计,仅10月至今,波长币TRX的涨幅就超过了36%,市值增长了约25亿美元。
图片来自微博
“忽悠者生存”的逻辑不会一直奏效
一边炒作,一边收割,这是孙宇晨的进击之道。炒作与收割,本也是“一体两面”,是孙宇晨借投机游走于名利场的制胜法宝。
有意思的是,9年前,孙宇晨还在某媒体实习时,参与了一篇报道,题目就叫《忽悠者生存》。文内讲到了禹晋永、唐骏、张悟本、“美女总裁”董思阳、李一等人的忽悠术——履历、投资、学历造假,并以此为生存法则,撬开更大的门。
如果说,这些人的忽悠方式还很低级,那孙宇晨玩的显然是“忽悠者生存2.0版本”——早前文章涉抄袭、自称瑞波币中国区代表被“东家”否认、涉嫌复制各路知名虚拟货币项目白皮书等,对他而言都只是忽悠“新框架”的具体体现,他的框架就是以科技为名、以炒作为道。
嗯,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与之有相通之处。权健骗局,也有它的影子。
“孙宇晨们”就凭着“左手科学,右手炒作跟收割”,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赚钱方式,坊间简称“割韭菜”。
什么?你说割韭菜缺乏商业伦理,疯狂炒作太不择手段?抱歉,这不在人家的成功标准考量范围内。
但就算是这样,我依旧相信,这不会长久得逞——倒不是怀疑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只是觉得,任何商业操作头顶都会有“法治红线”,脚下都会有“市场底线”。而割韭菜上瘾,总会踩着线。
有些大忽悠玩的击鼓传花、博傻游戏的确够精,但玩多了也是在勒紧悬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
拿发空气币来讲,早在2017年,国家层面就开始清理境内比特币交易所;如今发展区块链确实是基调,但政策维度也不止一次强调“刹住借区块链炒作虚拟货币的歪风”。
“孙宇晨们”可能不介意人格破产,但没法不在意法律盖章。他的炒作顶多带来道德上的诘问,但其集资路径却要经受法律严格的审视。
孙宇晨上次就被揭穿把戏,栽了个跟头,他当时狠狠地道了歉。如今看来,他很多东西玩得更讨巧也更隐蔽了,但从其前辈的殷鉴看,有些结尾恐怕已经确定:你可以一时炒作一时爽,但没法一直炒作一直爽下去。
毕竟,时间会对很多事给出答案。
□ 佘宗明(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