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OKG Research
作者|汪乐乐、毕良寰、蒋照生
过去一年,物理世界的“去全球化”纷争不断。而在数字世界,一个新型全球化模式正逐渐崭露头角。
2024年,超过全球一半人口的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大选。俄乌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哈以战火不断蔓延。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在新书Nexus里,把人类文明的奥秘归结为讲故事的能力。全球化作为主导叙事,历经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高峰期,然而,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推动全球化共赢叙事却由它们自己率先反对: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并未普惠,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凸显了收入差距扩大和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贫富进一步分化。
与此同时,一场悄然兴起的数字化浪潮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方向。据欧科云链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加密资产已在超过一半的国家和地区(119个国家和4个英国领土)合法化。自2021年萨尔瓦多成为全球首个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以来,古巴、中非共和国等多个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效仿。2024年初,美国批准了11只比特币现货ETF,比特币进入主流金融市场。加之特朗普在大选之年对加密资产做出包括建立比特币国家战略储备在内的十大承诺,掀起新一轮主权国家对加密资产的采用热潮,进一步推动加密资产全球化之势。
发达国家的‘自我反对’
全球化曾被发达国家视为塑造全球经济秩序的工具,然而,率先倡导全球化的它们,如今却成为了最先质疑这一体系的声音。资本和产业的跨境流动推动了全球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帮助发达国家完成了从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科技和金融服务业的转型,同时以更低成本的商品促进了消费升级。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埋下了深刻的结构性矛盾,使原本的受益者开始反思全球化所付出的代价。其中最显著的便是财富分配的不均。以美国为例,其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34.7%上升到2019年的41.3%,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了19%。尽管2020年有所回落,但随后又回升至高位,收入分配问题依旧严峻,为全球化模式敲响了警钟。
图美国基尼系数(1980年至2022年)
此外,发达国家的生产主导地位下降:金砖国家的全球GDP份额从2000年的7.7%跃升至2023年的37.4%,美国份额从2000年的30.5%降至2023年的24.2%,欧盟从26.6%降至17.5%。单看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全球制造业占比从2000年的70%+降至2023年的约45%,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则从2007年的31.9%攀升至2021年的46.5%。这种失衡加剧了全球竞争与分配的不均,成为全球化模式深层次矛盾的缩影。
同时,发达国家的公共债务问题也在日益激化,公共债务高企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隐忧。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58%升至2023年的98%,日本长期维持在200%以上,2023年接近260%。伴随财政赤字和利息支出激增,债务压力削弱了政策灵活性。这些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分配与风险转嫁的不平衡,正迫使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其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及其可持续性。
图2024年全球政府公共债务/GDP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层矛盾愈发显现,资本流动和财富分配的不均导致社会裂痕加深。历史上,战争往往是解决经济矛盾和政治纷争的极端手段,尤其是在国际体系失衡或经济结构遭遇重大危机时。一战后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的重建,成为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起点;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军备竞赛和技术革新加速了科技与产业的革命性转型。尽管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它也常常催生了新的秩序和全球体系的重构。
如今,我们站在数字变革的浪潮中,看到技术创新逐渐取代了以往的武装对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之一。在这个新背景下,全球化的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它不再是单纯的扩张,而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和演进的过程。创新正在为全球经济开辟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大陆”。
全球化的‘新大陆’
15世纪末,哥伦布本意寻找黄金与香料的亚洲大陆,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充满机遇的美洲新大陆。
16年前比特币诞生,这个在白皮书中被定义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以解决依靠传统金融信用中介所产生的脆弱性等系统性问题。然而,这一最初看似“颠覆传统”的构想早已发生转变,比特币不再仅仅是“电子现金”,而被看作成“数字黄金”,甚至上升至国家战略储备的探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市场正在逐渐渗透全球金融格局:从极客朋克的小众试验场,逐步演变为金融世界的“美洲新大陆”。
而这个“新大陆”与传统全球化不同,不仅突破了地理边界的限制,更突破了由一个权力中心主导的固有模式。不依赖于单一的经济体或政治权力,而是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共识机制和技术手段,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信任体系,这是新型全球化的根基。
在实体经济“去全球化”趋势加剧与地缘政治紧张升级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承压,加密市场正逐步成为一种全新的“解压阀”。以比特币为例,在2024年大类资产的表现排行中,比特币以128%的年度收益率稳居榜首。从市值角度看,截至2024年11月12日,比特币的资产市值已超越白银,跻身全球第八大资产。这不仅突显了加密资产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的新地位,也映射出其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避险与增值潜力。
图2024年资产大类收益率排行
这不仅是资本追逐的结果,更是加密资产无国界特性推动新型全球化市场形成的体现。在地缘政治冲突和资本流动受限的背景下,加密货币展现了其“去政治化”的独特经济功能。传统经济体系往往深受地缘政治影响。例如SWIFT系统(全球银行间的通信协议)常在制裁过程中被用作国家间的博弈工具。在俄罗斯遭受SWIFT制裁后,部分经济活动转向加密资产。展现了加密资产在应对国际冲突中的灵活性与去政治化特性。俄罗斯总统普京也随即签署法律,将加密资产认定为“财产”,并为其交易和采矿制定税收框架,从而赋予其合法地位。再比如2022年,乌克兰政府通过加密资产筹集了超过1.5亿美元的捐款,证明了其在危机中的快速响应和跨国资金流动能力。
更深层次地看,加密资产正在推动一种不依赖权力中心的新经济模式。这一基于技术信任的体系取代了传统的制度信任。不同于传统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危机、银行倒闭、货币贬值等问题常常暴露出权力中心的短板——加密资产通过技术手段根本性地减少了这些风险。在这个由算法主导的信任世界中,真正的力量不再来源于单一的权力机构,而是来自于全球无数节点的共同参与和保障。就如同比特币网络的节点有15000个左右随网络的活跃度和用户参与度而变化,这种分散性大大降低了“单点失败”的风险。
这种信任机制也为全球协作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加密资产的24小时无间断交易和无国界属性,突破了宗教、节假日和国界的限制。加密资产正在一个因去全球化而分裂的世界中,为跨越裂痕、重构秩序提供可能。
俗话说,所有想赚最后一个铜板的人,都不可能得偿所愿。物理世界的“全球化”犹如明日黄花,试图榨取最后一分利润的行为,往往会最终导致体系的失衡和破裂。而如今的加密市场,似乎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