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比特币价格-比特币今日行情价格_比特币交易网

数字货币论文范例

佚名

[摘要]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存储数据库,通过建立“机器信任”以解决传统金融的许多痛点问题,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一项新兴技术。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衍生出的各种金融形态也会产生复杂性更强、传播性更广的风险,这些演化而来的新型风险用传统的方法难以控制,给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与监管制度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梳理出国内外关于区块链技术、区块链金融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指出了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以及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研究前沿。结合我国经济形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如:我国需要加大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抢先探索区块链金融应用场景、创新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我国高质量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金融创新;风险管理

当今社会对金融需求已经无处不在,金融产品纷繁复杂,但在金融与产业之间并没有真正架起一座雄伟的桥梁。众所周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最早发明的几大文明之一,货币的产生极大地解决了商品交换的效率问题。但是商品交换后的多余货币也不能闲着,于是金融就有了自我价值实现与超越的放大器特性。尤其是在金融创新活动日新月异、金融创新业务不断涌现的今天,普遍存在着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相分离的现象。这种分离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金融交易呈现出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相互分割的特点,没有形成真正的实体产业与金融相融合的交易平台。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上了生动的一课。但这种交易模式的关联性不强,不能形成具有实时性、流量性、连续性的价格反应机制。因此,加大实体产业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一种必然选择,增强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是世界各国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区块链最早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以密码学算法为基础保证点对点传输与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y,DLT)。这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数据库,是所有交易或事件的公共账本,可以在参与者之间执行与共享[1]。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新的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已进入由区块链技术驱动的价值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信任、公开、透明、匿名、自治、难以篡改、可溯源、隐私保护、数据一致成为区块链的技术特性,高信用与高安全度、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协作共享、以密码学为基础的链状组织架构、资源的有效分配成为这一时代金融创新的重要特征。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思想与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渗透到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区块链技术正在加快与5G、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以更快的速度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动各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与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由此充分展示出区块链技术极强的生命力与无穷魅力。

1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金融创新的特点与风险

与传统金融创新相比,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为解决实体经济的金融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而形成了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金融创新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随着区块链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区块链对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数字货币方面,目前,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已达数千余种,Token激励机制颠覆了传统法定货币发行机制,衍生出ICO及虚拟币投资等各具特色的新金融形态。金融服务方面,链上数据分布存储、链上节点共同维护、点对点传递等去中心化特征改变了传统数据存储模式,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匿名特征可以充分保护金融服务参与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隐私泄露;智能合约建立了机器信任,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因此,近几年来,各国政府都越来越倾向于把区块链技术向金融服务业落地方向发展。一旦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将重构金融主体、金融架构、金融模式、金融产品、金融行为、金融基础设施,创建新的金融体系与金融业态。尽管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创新的一项新兴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在诸多领域获得成功应用。但是,它也给金融创新活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潜在风险:一是区块链本身的技术风险,主要是在性能、信息安全、标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风险。

性能方面,区块链分布式的记账和存储需要多点验证复制信息,这会导致每个节点的存储容量急速膨胀,加上区块大小与出块时间受网络延迟等因素的制约[2],造成业务吞吐量低、资源冗余、网络延迟及共识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3],难以处理高吞吐量实时金融业务。信息安全方面,计算机算力的飞速提升和量子计算的突破可能使区块链加密算法面临着被破解的风险,这将极大冲击区块链加密体系的安全性;同时,区块链在网络层可能受“女巫攻击”,在共识层可能受“算力攻击”,在智能合约层由于代码的漏洞易受“黑客攻击”[4],从而可能带来巨大损失。标准方面,目前区块链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存在兼容性差、互操性低、法律边界模糊等问题。二是区块链技术衍生出金融创新活动的风险,主要包括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存在冲击传统货币体系、投机炒作、金融犯罪等诸多风险。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的兴起,非法定数字货币对各国货币结构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5]。而数字货币的投机也会带来套利问题,融资企业在市场上进行首次代币发行时,存在虚假资产以及投机炒作的风险。加密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无法受到监管部门审核监督,易被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利用。三是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大。

由于区块链存在节点全球分布、去中心化和匿名机制等特性,因此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种类、风险识别、度量方法、影响因素、演化机理、传播模式更加复杂,增加了风险防范、控制与监管的难度。而事实上,该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大多数是采用事后的干预和调整等措施,这种模式一般都收效甚微,而要做到事先的预警和防范具有极大的难度。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型还无法适应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也缺乏针对区块链背景下金融活动的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有效的监管政策,一旦该背景下的金融风险没有及时控制,则极易迅速演化成系统性风险。

2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研究动态分析

中本聪于2008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同时也代表着区块链1.0时代的到来[6],其中比特币的底层架构就是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即一串使用加密算法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形成的分布式数据库。Swan首先提出区块链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指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2.0阶段指智能合约技术的加入,此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或经济市场,代表性平台是以太坊;3.0阶段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阶段,代表性平台是超级账本[7]。近年来,国内外业界与学界在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上不断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